浙江省嘉兴本土社工督导人才培育开启破冰之旅

2014-02-25 09:17   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投搞 打印 收藏

0

去年12月,由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工作师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首期“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拉开帷幕,嘉兴市14名相关管理部门工作者与一线骨干社工分别参加了行政督导、实务督导的培训。

去年12月,由中国社工协会社会工作师委员会举办的全国首期“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拉开帷幕,嘉兴市14名相关管理部门工作者与一线骨干社工分别参加了行政督导、实务督导的培训。

这是一次破冰之旅,在推进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的道路上,嘉兴迈出了培育本土社工督导人才的第一步。

寻求突破,本土社工督导仍为空白

截至2014年初,嘉兴市持有国家级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社工总数达到了696人,另有1643人考取了地方社工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社工总数、持证率、万人持证率等各项指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自2009年成为全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综合试点市以来,嘉兴专业社工队伍的发展有目共睹。

队伍的“厚度”日新月异,对于“高度”的要求也逐渐浮出水面。

“督导是社工团队的带路人和管理者,是社会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市民政局(市委社工办)社会工作综合处处长沈建良介绍,专业的社工督导对于提高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水平,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发展,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品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广东、上海等国内社会工作发展程度较高地区的经验,一线社工与专业督导之间的人数配比多在1比10至1比20之间。嘉兴专业社工总量已达2339人,但在专业社工督导方面,嘉兴本土社工督导人才名单依然一片空白。

“借梯登高”,外来督导推动嘉兴社工发展

早在嘉兴社工起步之初,由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有关高校与社工机构的教授和专家组建的“嘉兴市社会工作专家库”就开始运作,嘉兴社工的督导制度也随之全面建立起来。

“社工专家督导团每月来两次进行现场督导,平时,一线社工与督导之间保持远程电话网络沟通。”这是嘉兴市级所有社工机构督导制度实施的现状。与市级社工机构相似,在市委社工办指导下,目前我市各县(市、区)社工机构均聘请高校、上海专业社工机构的专家担任项目督导,形式以定期的实地督导与随时性的远程督导为主。通过向外来专家“借智”,全市社会工作专业化运作得到了有效的推动。

“随着嘉兴社会工作局面的进一步打开,完全依赖外来督导的‘借梯登高’模式将难以为继。”沈建良说。2013年,嘉兴全市大小社工机构已经达到389家,开展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案例有2035个,社会工作欣欣向荣的背后,社工队伍结构性配备不足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外来专家供不应求,往往要一人督导多个项目甚至多家机构。

提档升级,第一代“嘉兴督导”有望成军

据了解,培育一名专业社工督导往往需要数年专业训练时间。随着全国“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计划”的启动,向着成为嘉兴本土社工督导的目标,第一批嘉兴社工督导学员站上了起跑线。

“过去作为一线社工,我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服务对象身上,要考虑的是如何开展个案、小组工作;现在开始学习督导方面的知识了,我们需要关心的是项目本身,包括项目的人事管理、监管评估等方面,要学着考虑得更多更全。”阳光家庭社工事务所的社工徐学美参加了此次实务社工督导的培训,每天直到深夜的“魔鬼式”入门训练让这位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国家级社工师有了许多新的领悟。

“随着我市社工机构规模与项目的不断扩展,新社工越来越多,加强专业指导与管理也就变得尤为重要。”沈建良说,在我市下一步的社工人才队伍培养计划中,在做好常规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上培育社工督导人才将是一大重点。

“今后,我们还将继续与上海等地的高校、社工机构加强合作,让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档升级’,逐步建立起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督导体系。”沈建良介绍,预计3至5年后,我市第一代本土化社工督导就将登上舞台。

【相关链接】

社工督导: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它是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提升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的活动,类似于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性质。

社会工作督导具有三大功能,即行政的功能、教育的功能和支持的功能。所谓行政的功能,是要求督导者在被督导者的招募与选择、被督导者的引导与安置、工作计划与分配、工作监督、回顾与评估、工作授权与协调等方面担负指导责任;所谓教育的功能,是要求督导者对被督导者完成任务时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给予指导,协助被督导者实现专业上的发展;所谓支持的功能,是要求督导者向被督导者提供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促使被督导者感到自我的重要性与价值,让被督导者能轻松面对工作。


  • 微博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