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深圳9月13日消息(记者 刘祎辰)“来了就是深圳人”是深圳的一句响亮口号。在这个人均年龄仅三十岁出头的最年轻一线城市里,通过包括社工工作在内的种种方式,让外来务工者获得归属感,继而提升幸福感和奋斗意识的探索由来已久。
2012年起,深圳开始尝试利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工业园区、民营医院和学校派驻专业社工,社工就如雨露一般,滋润着青工的内心。经过4年的发展,深圳累计资助企业社工岗位1448个,他们为青工提供情绪支持与心理辅导、劳资纠纷协调、职业能力提升等服务,成为全国企业社工工作的示范。
而如今,在深圳对口帮扶的新疆喀什,工业园里现代化的工厂拔地而起,农牧民向产业工人的身份转化也亟待跟上,社工实践在这里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来自深圳、嫁在喀什、定居在喀什的深喀社工站站长董欢说,“促进贫困家庭人员的稳定就业是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但这其中的大部分人,从前都在家务农,并没有打工上班的经历,难以很快适应,有时候可能就出现了迟到早退的现象,刚开始的时候稳工率也不太高。这就算需要社工们主动作为,帮助务工者适应新的身份和生活节奏。”
为了尽快拉进和务工人员的距离,社工们组织起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培养起务工者对集体的认同。“我们刚进园区开展工作时并不顺利,去企业调研、走访,有的企业不愿意接待。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特别是帮几家企业成功策划和组织了几次活动后,他们渐渐认可了我们。现在,他们不仅热情地接待我们的日常走访,还常常主动邀请我们帮他们的员工做一些心理和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喀什深圳产业园区社工督导阿依古丽·吾斯曼说。
据了解,喀什深圳产业园区社工服务站是喀什市首个企业社工服务站,是深圳社会工作援疆的一大创举。深圳援疆干部、喀什经济开发区刘新胜介绍,深圳市坚持产业援疆带动就业,通过采取组织推送、专班管理、社工介入等措施,深圳产业园不断发展壮大、从2017年3月落户纺织服装企业33家、解决就业4336人的规模,逐步发展到目前的落户纺织服装企业达55家,解决就业12620人(其中贫困户劳动力4398人,占35%)的较大规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